HUA PU RUI EPE
首頁 >> 產品中心 >> 美麗鄉村污水處理設備
所謂 一房一池一設備實現村鎮污水處理,即采用SMART-RBC高效生物轉盤工藝處理,其核心為生物轉盤工藝,并配備有精密過濾設備,在污泥處理上,采用可移動式處理設備將污泥脫水外運。
SMART-RBC工藝流程
針對村鎮污水獨特特點創新性研發的SMART-RBC工藝,其中高效生物轉盤采用先進盤片設計,以高效組裝模式使得設備處理能力更高,耐性更好,且設備重量大大降低。
簡單來講,該技術適用于分散式處理,由于一站式具有工藝流程短,低耗能,節地省投資,無臭味、無噪音、污泥產量少的特點;并且實現模塊化、標準化適用于多種污水處理場合
3D-RBC生物轉盤技術引領村鎮污水處理市場潮
我國由于經濟水平等原因,污水治理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城市污水的治理上,而廣大的鄉鎮和農村也排放相當數量的污水,目前大部分沒有經過處理而直接排放。如果村鎮污水的治理采用城市的處理方式,顯然走不通。首先采用集中式的處理方式需要建設大量的污水管網,管網的投資要遠大于污水處理站的建設成本;其次城市的污水處理工藝也難以完全適應村鎮污水處理,城市污水現在雖然有大量的成型的工藝,但這些工藝大部分維護正常運轉需要一定的技術人員,而廣大的村鎮嚴重缺乏技術人員,這樣會造成污水處理設施難以正常運行,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分散型污水采用城鎮污水廠的模式行不通,必須建立適合分散污水處理運行、管理和檢查與監督體系與模式,使之能夠長期穩定、有效地運行。目前研究和應用的分散污水處理技術類型很多,應逐漸向規范化和標準化發展。發達國家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已經形成比較完善的分散污水治理體系。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在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等國得到很好的發展,對我國具有借鑒意義。而國內的山東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在引進國外技術的基礎上,經過自主開發形成了更適用中國國情3D-RBC生物轉盤污水處理設備。該設備已實現了系列化、模塊化,整套設備在車間組裝完成,安裝周期可在7-15天內完成。實現了無人值守,耗電費用低,壽命長,污泥產生量少,出水可直接達到一級A或一級B等排放標準。并且該設備采用了物聯網技術,將設備的運行情況可以傳輸到設定的網絡終端設備,方便對設備運行情況進行診斷、監控,也為設備的不定期進行檢修提供依據。
生物轉盤是最早使用的生物膜工藝之一,該工藝是應用成熟的工藝。3D-RBC立體結構生物轉盤是我公司已申請國家專利的污水處理設備,該設備繼承了原有生物轉盤的無噪音污染、運行維護簡單、污泥產生量小等一系列的優勢,同時又顛覆了原有生物轉盤占地面積大等缺點,具有處理效率高、占地面積小、運行費用低、運行維護方便簡單、耐用年限長等突出優勢。
3D-RBC轉盤盤片采用立體空間結構,這種結構不同于一般的圓板型平面盤片,有利于空氣的流通,盤片上微生物氧氣的補充,也有利于老化的生物膜的脫落。特殊的盤片材質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長,巨大的生物量和高活性的微生物保證了污水的處理效率。
3D-RBC設備的特點:
壽命長
3D-RBC轉盤設備主體保證10年無大修。
安裝方便
設備具有集成性和可移動性,安裝可快速完成。
無二次污染
設備不使用鼓風機曝氣,運行無噪音;臭氣少,無異味,無需除臭裝置。
操作簡單
設備操作簡單,可實現無人值守,運行維護容易。運用物聯網技術,可遠程操控。
節能
動力消耗和運行成本低,較一般污水處理方式節能50%以上。
負荷高,效率高
系統有機負荷高、處理效率高: BOD、COD、T-N、T-P、SS去除率均達到90%以上。
占地面積小
占地面積是原有生物轉盤的40%左右,可以實現雙層或多層安裝。
污泥少
污泥產生量小且可回收利用,污泥量相當于常規活性污泥法處理系統的30~60%,污泥脫水性好可回收,污泥穩定性好。
目前,3D-RBC生物轉盤設備已在山東、貴州等多個省份得到應用,客戶一致認為,該設備運行安裝方便、運行費用低,維護極其簡單,適合在村鎮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的農村地區推廣使用。
面對村鎮污水設施分散、單體規模小、混雜部分工業及養殖廢水、缺少專業技術人員等特點,需要針對性的技術工藝和相適應的商業模式。因此在商業模式的選擇上必須采取區域打捆的模式,以實現基本的規模效益;同時在建設水廠的同時,必須同步建設污水收集管網,以避免“曬太陽工程”。在技術的選擇上,切記勿將“傳統市政工藝微縮版”用于村鎮污水處理,既不經濟也不科學;同時不能一味謀求所謂的“處理成本低”而采取事實證明不可取的有關工藝;考慮到村鎮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的特點,工藝須采取功能化、模塊化、易于值守運營的以工廠化設備為主的工藝技術路線;考慮到水量逐步增加的特點,須采取可擴展性好、占地面積小的技術工藝。
在目前村鎮普遍尚未進行污水處理費征收的情況下,建議國家對于村鎮污水處理進行運營費用的專項補貼,以提高村鎮政府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的積極性,同時建議國家盡快開展村鎮污水處理費的征繳工作。
低碳生物轉盤
低碳生物轉盤,是 KEE 核心技術之一,柏美水務為開拓國內市場特引進此技術。該項技術在KEE應用已有53年之久,歷經6代產品的研發歷程,產品型號多達百種可以真正做到私人定制。除生活污水處理應用之外,KEE低碳生物轉盤大量應用于水質水量波動較大的特殊領域,例如:村鎮、交通軌道、別墅區、賓館、學校醫院、商業休閑場所污水處理等。
一、工藝原理
KEE NuDisc?處理系統由初沉階段、污泥儲存階段、有機物和水力緩沖階段(缺氧階段)、好氧階段以及二沉階段構成。以上各階段集成于一座玻璃鋼池體。原污水首先進入初次沉降區,在此區段中大顆粒物質得到高效沉降并滯留在該區段,獨特的水力學設計與弱氧剩余污泥的回流使得初次沉降區具有篩選不同粒徑的固體顆粒物質與綁定次級懸浮物的能力。通過初次沉降區第一輪篩選與綁定,含微懸浮物質的污水隨著進水量的累積,上升至生物轉盤生化區的第一區段,即厭/缺氧區段。在即厭/缺氧區段,有機底物被第一類生物菌群(大部分為異養菌群)所降解。基于特殊設計需求,該區段可以實現氮、磷營養物質的減量。經厭/缺氧區段生化后的混合液通過KEE獨特設計的NuDisc流量管理系統傳遞至生物轉盤生化區的第二區段,即好氧區段。在好氧區段,來自第一區段末梢的殘留碳水化合物與未經硝化的氨化物依次得到降解。二次沉降區Hopper池體外形結構與內部工藝配置依據全球最先進的活性懸浮物質回收理念進行深度打造,可實現活性懸浮物質的高效沉降。
二、技術優勢
高效:采用先進的生物轉盤技術,擁有超過 50 年的運用經驗,處理各種水質均有豐富案例,項目遍及世界各大洲,各種極端氣候帶,能滿足各國苛刻的排放標準。
低耗: 采用無曝氣設計,與多家國際著名機械公司合作,歷經 50 年不斷優化改進,運行成本極為低廉。一般生物污水處理成本僅為 0.15—0.3 元。
美觀:專業美工外殼,親人化設計,設備外觀大方,與環境協調,融為一體。
無味:推流、錯流設計,生化無死角,無厭氧消化,不產生臭氣;
低噪聲:機械傳動設計,無空壓設備,無摩擦裝置,運行噪聲非常低;
節地:處理高效,水力停留時間短,設備一體化設計,噸水占地 0.3—0.8 ㎡/噸,優于國家節地標準;
定制: 50 年開發應用經驗, 5 代產品,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有 108 個系列 RBC 設備,單套設備可滿足 1—700 噸/天的處理要求,可滿足不同客戶,各種項目的針對性要求,提供定制服務。
省工:產品化設備,現場安裝簡易,迅速,省時省工。正式運行期,每年維護僅為一次機械潤滑,簡單易行。
無人值守: KEE 公司生物轉盤設備日常運轉主為機械傳動,運行穩定可靠、簡單,可以無人值守、自動運行。
耐久:產品整體設計使用年限 30 年,減速機 11.4 年( 100000hrs)。在全世界已經售出 350。000 套設備,眾多項目實例證實運行良好。
三、適用條件
環境溫度: KEE轉盤在全球各種極端天氣中均有大量的應用。在溫熱地帶,生化反應激烈,處理效果極好。在寒冷地帶,除東北、大西北、青藏高原等高寒地帶外,其他地區(華北、華中等)均不需要保溫,一樣可以達到很好的處理效果。
水溫: 不宜低于6攝氏度,不宜高于40℃。低于5度時僅可去除水中BOD,無法脫氮(根據生化理論, 5度時硝化菌落停止工作)。
水量變化:獨特設計的初沉池有部分抗沖擊容量,同時KEE生物轉盤擁有專利的流量管理系統,對水力沖擊有調節作用,可很好的抗水力沖擊,一般情況下,小型一體化設備無需設調節池;由于生物轉盤工藝為非傳統曝氣工藝,當有機質與營養物質匱乏時(表現為短期內沒有來水或者暴雨沖擊或者停電),微生物菌落將進行短暫的內源呼吸階段,當進水恢復或者電源接通時,生物膜很快回復其工藝功能,不會像傳統曝氣工藝而造成生物菌饑餓而死。
水質變化:如果進水不足、水質降低,因為生物轉盤非曝氣工藝,對營養物質的需求沒有那么苛刻,處理效果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反而出水會更佳;如果進水太大、污染物增多,流量管理系統會對流量進行調節,盤片微生物會根據污染物情況產生相應的變化,應對污染物增量沖擊,出水水質短期內會有影響,經過一段時間穩定后,生物轉盤形成新的生物群落,對污水水質水量變化的處理效果能恢復良好。如果水質水量遠超出設計,則需要增加新的生物轉盤設備進行處理。
占地: 生物轉盤工藝所需的反應時間僅需0.75小時至1.5小時,遠低于曝氣工藝(普通脫氮除磷曝氣工藝停留時間10小時以上),整體污水廠占地比一般工藝要小,噸水占地大致在0.3—0.8㎡,約為建標143-2010中規定的1/6, 實際面積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后確定;如果采用曝氣設備,冬天時,大量冷空氣進入反應池,會顯著降低反應的水溫,對生化反應起不利影響。生化反應本身可產生一部分熱量,對維持水溫有幫助。
對地形、地貌等外部條件要求:KEE生物轉盤處理系統具有安裝緊湊,無視野障礙以及真正達到無噪音運行等特點,設備成型標準化,小型化,安裝形式可半潛、可全潛,融于景觀,適應于各種環境,因地制宜。